智能垃圾分类 大同先试先行先受益
发布时间:2019/8/27 17:30:18 浏览次数: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条例规定,个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后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5万元,引起社会关注。之后不久,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攻坚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其中提出,到2020年太原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设区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在大同,早在2017年年底,就启动了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有关部门分别在金色水岸·绿洲小区和实验小学开展智慧垃圾分类项目试点,并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投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干化处理扩容等方面积极投入,并在居民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使垃圾分类推广取得良好效果。
以环保为时尚垃圾分类变成习惯
“我们的垃圾回收也是要与时俱进的,以前家家户户的垃圾都放在家门口或倒在离家不远的马路上,然后环卫工清理,脏乱差是显而易见的。前几年,大同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在街头巷尾安放了塑料和铝制的垃圾箱、果皮箱。尽管这些垃圾箱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大同市新城环卫公司一位负责人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旨在倡导市民提升垃圾分类意识,保护生活环境。垃圾分类能够让市民改变扔垃圾的习惯与方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扫一扫二维码,就能领垃圾袋;废旧物品投递,重量自动显示……从2017年年底开始,大同市市政管委会和新城环卫公司在金色水岸·绿洲小区放置了这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后,居民们扔垃圾刷卡、攒积分成了一种习惯。“废旧塑料可以回收,还能兑换奖品。”8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一位居民正好拿着一袋旧玩具准备投放,只见她拿一张智能卡片往机器口一刷,选择“塑料”按钮,称重台立刻计算出了重量,垃圾投放口也自动打开,居民手中的垃圾全部扔进对应的智能垃圾分类箱。
这套设备共有1台垃圾袋和礼品自动发放机、4个可回收物回收箱,4个回收箱分为塑料、纸张、玻璃、金属4大类。“这套设备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一位小区管理人员介绍说,“而且市民可以通过垃圾分类积攒积分,可以在机器上兑换礼物,也可以在相应的合作超市兑换礼物,这也调动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下一篇:甘肃省创新公路项目融资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