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标准架信息桥梁 深圳工程招标提速
发布时间:2019/11/15 11:06:53 浏览次数:
买地不用去现场踏勘,足不出户,就可置身于出让地块现场;想建美观实用的楼盘,五维视角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可将需求完美呈现;仿真评审则将投标设计方案精准地加载到真实的空间地理信息平台上,全面展现设计方案与周边环境的匹配情况,有效降低建筑设计方案的夸张渲染……这些都是深圳市创新努力的结果。
“今后在各种新技术及AI的推广下,可能由人工智能来完成基础性的数据处理、分析研判工作,让评审专家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精力对投标文件的质量作出更科学、更专业的判断。”深圳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主任邓涌在接受《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时说,深圳市引入新技术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的举措,被纳入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发的《部分地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做法》中,是对深圳市技术创新的肯定。
首部招投标BIM标准 架起信息共享桥梁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BIM技术应用中,不同的招标项目、招投标主体、BIM应用的不同阶段,对BIM技术应用要求、建模软件选择都可能不同,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交换和共享无法进行,这成了制约BIM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乃至全生命周期应用的瓶颈。
“为了规范BIM招标投标活动,统一BIM标书评审平台,更好地推广应用BIM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交易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编制《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投标BIM技术应用标准》(以下简称《应用标准》)。”邓涌说,《应用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投标BIM技术应用的标准,填补了国际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
《应用标准》不仅为深圳市实施房屋建筑工程BIM招标投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全国建设工程开展BIM招标投标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将成为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标准在建设工程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不同BIM软件之间建立了信息共享桥梁,促进BIM技术应用不断线,有助于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的信息有效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