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黑恶势力三重围猎工程招投标
发布时间:2020/6/22 9:34:52 浏览次数:
◇一些黑恶势力通过抱团围猎、权力开道、暴力控制等非法招投标手段,对民生工程巧取豪夺
◇无论是打击串通投标犯罪,还是打击黑恶违法犯罪,伞网不破,其根难断
◇“查处只是手段,推动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制度,堵塞监管漏洞,才是目的。”
沆瀣一气围猎民生工程;收买权力获取内幕消息,排挤竞标对手;使用暴力控制招投标市场……为获取巨额经济利益,一些黑恶势力通过非法招投标手段对中小学建设工程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防洪工程等民生工程巧取豪夺,影响招投标市场公正性和严肃性,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甚至影响到民生利益和公共安全。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江西把招投标领域乱象作为行业治乱的重点,重拳打击串通投标,强力铲除了长期盘踞、深度蛰伏的黑恶势力,有效整治了招投标市场秩序。同时,出台指导意见,健全“打伞破网”“打财断血”等机制,从制度设计上清除滋生“保护伞”“关系网”的土壤,堵牢监管漏洞。
串通投标围猎民生工程
串标围标、抱团围猎,是市场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在招投标领域,一些围标人私下串通,频繁参加各种工程的招投标活动,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招标现场变成猎场。被围猎的对象,既有事关群众冷暖的安置小区、学生宿舍建设工程,也有事关国计民生的防洪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41岁的江西宁都人曾闽,履历普通,法院的判决书显示,他的职业是个体经营户。但在警方眼里,他和他的同行们,还有一个身份:职业围标人。
曾闽的老家宁都县位于赣南老区,近年来,宁都县大力发展民生工程,惠及民生的真金白银,成了曾闽等人眼中的“唐僧肉”。2016年至2018年间,曾闽伙同他人,对在宁都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的50余个项目进行围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