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大数据如何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治理创新
发布时间:2019/6/12 14:25:02 浏览次数:
5月27日,2019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本次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国家信息中心、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指导,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秘书长、公共采购网络电视台总编剧胡志敏受邀出席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以“数治交易 数创未来”为主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大数据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坚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副司长杜亚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等300余位嘉宾共同出席本次论坛。全国20个省(区市)在展览中参展,共同展示“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在助力政府数据理政、行业主管部门数据监控、数据服务交易各方主体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引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应用。
会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表示,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改革的方向是种类全覆盖,数据全覆盖,以及数据质量的全面提升。另外,我国很多地方都在数据应用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贵州省形成大数据智能化监管的格局,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全透明、规范。这些典型的经验和做法都充分体现了各地在探索数据应用中努力,值得我们大家共同的借鉴,并朝着这一方向继续前行。
附:演讲全文
周民:尊敬的陈坚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本次论坛,首先我代表国家信息中心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深化数据分析应用,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治理创新。自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发布以来,在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纵横联动的平台,从分散的市场整合成为统一开放的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可以说进入到平台治理新阶段。公共资源交易既有了公共的属性, 又有市场的属性,一头连政府,一头连市场。它的公共特性体现在交易本身涉及到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等公共性问题,同时承担着公共政策实施的功能,比如说绿色节能、中小微企业扶持,与一般的商品交易、金融交易相比公共资源交易有自身的特点,一是规模庞大,交易额占到GDP的20在%,二是涉及到市场主体个数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主体占到主体数6%-10%,第三是交易多,资金量强。第四是交易方式复杂,交易方式包括招投标、竞价、拍卖,具有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正是由于公共交易特点,我们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式也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治理目标方面,由维护局部的市场秩序转向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提高资源配备的效率,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优化公共服务,减少交易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等多元目标。